分级诊疗的柔性措施该如何在县乡村落实
时间:2015-09-30 11:35:50 文章来源:潍坊东方牛皮癣医院扎实有序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,是我国深化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。平稳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要把握群众同意原则,循序渐进,稳扎稳打,不能走强制首诊的路子,各地在制度建设初期可以选择部分病种开展试点,通过经济杠杆、柔性措施,加强宣传等措施,引导者自觉自愿到基层就诊。
那么,在县乡村医疗机构,柔性措施都应该由那些具体的设置与表达呢?
一是县乡村的首诊层次、对象目前尚不能过分严明。一方面原本县域医疗机构布局就不合理,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出现新社区,人群位置发生变化,已打破旧的乡村医疗服务规划设置,另一方面目前许多农民县级首诊意向日益增强,如果明确村乡县就诊首诊,并对跨村、跨乡或直接到县级医疗就诊不予报销,势必引起群众不满。
二是已经明确县医院是县域医疗卫生行业龙头,是县域医疗服务单位。因此,如果在医保支付上过分拉大县医院与乡卫生院的报销比例与起付线,群众就会对分级诊疗产生失望;乡卫生院职能是卫生、保健、疾控等,是财政全供,因此不宜再在医保支付上加剧县乡竞争,应该给予人性化的、柔性措施支持群众自愿到乡县级医院首诊。
三是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,改善医德医风。在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基层群众分级诊疗观念意识的同时,着重注重医患之间的面对面交流,医方不仅提供专业上的突出服务,还必需有充分的诊疗说明,较大程度取得患方的信任,用人性化服务来减少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。
四是从制度上为守门人提供人性化管理。目前守门人缺乏,基层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差,除专业能力低,收入待遇低是主要原因,这就需要改机制,用柔性措施,比如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奖金、无偿进修学习及社保服务等,改良基层乡村医疗环境,吸引并留住高水平医生、全科医生安心为基层群众服务。
五是县乡村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家庭式温暖服务,从环境布置到感情交流,让病人有在家首诊治病的感觉,方便而温暖,自然增加县乡医疗机构的首诊吸引力。
另外,县乡转诊需要尽快明确相关制度,出台具体柔性措施,比如县乡之间免费接送、医保信息化、慢病大病用药村医免费配送、推进单病种付费等,用人性化的柔性措施让基层患者减轻病痛的综合压力,以此提高基层首诊率。
参考资料:
《分级诊疗的柔性措施在哪里?》健康界2015-09-29